慧律長老佛學講座

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沒事就是佛,有事就是凡夫。慧律法師主講

於 12月 28, 2020 沒有留言:
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!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

如何做到以心印心?慧律法師主講

於 12月 28, 2020 沒有留言:
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!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

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

一段比黃金還貴重的開示 慧律法師主講

於 12月 26, 2020 沒有留言:
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!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

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

二種力道最難斷:感情與男女慾望,慧律法師主講

於 12月 05, 2020 沒有留言:
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!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

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

1-2 改變命與業,慧律法師主講

於 12月 04, 2020 沒有留言:
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!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

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

1-1 改變命與業(2020新春開示)慧律法師主講

於 12月 03, 2020 沒有留言:
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!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

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

1-2 大方廣佛華嚴經(8)慧律法師主講

於 12月 02, 2020 沒有留言:
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!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
較舊的文章 首頁
訂閱: 文章 (Atom)

沒事就是佛,有事就是凡夫。慧律法師主講

  • 什麼叫做常住(供養常住)
    常住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永恆。 諸位這兩個字大家都搞不懂, 這裡有一個道場有一些法師居住在這個地方叫做常住, 諸位,這個哪叫常住這個是生滅的東西不要搞錯了; 常住括號寫幾個字(永恆的法身慧命叫做常住)弄清楚這個觀念, 永恆的法身慧命叫做常住。 你不是要...
  • 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法性,一切唯心造
    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法性,一切唯心造: 意思就是說,如果有人想要了解十方三世一切佛, 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人家怎麼成佛的。 應觀法界性,你應該觀照這個宇宙天地萬物, 應觀法界性。 一切唯心造,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心而有的。 心靈的窘困...
  •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5集 中論(中觀)01-4 慧律法師主講

關於我自己

慧律法師佛學講座
檢視我的完整簡介

網誌封存

  • ▼  2020 (93)
    • ▼  十二月 (9)
      • 沒事就是佛,有事就是凡夫。慧律法師主講
      • 如何做到以心印心?慧律法師主講
      • 一段比黃金還貴重的開示 慧律法師主講
      • 二種力道最難斷:感情與男女慾望,慧律法師主講
      • 1-2 改變命與業,慧律法師主講
      • 1-1 改變命與業(2020新春開示)慧律法師主講
      • 1-2 大方廣佛華嚴經(8)慧律法師主講
      • 受菩薩戒,慧律法師主講
      • 1-1 大方廣佛華嚴經(8)慧律法師主講
    • ►  十一月 (20)
    • ►  十月 (8)
    • ►  九月 (10)
    • ►  七月 (2)
    • ►  六月 (8)
    • ►  五月 (2)
    • ►  二月 (26)
    • ►  一月 (8)
  • ►  2019 (56)
    • ►  六月 (20)
    • ►  三月 (9)
    • ►  二月 (27)
  • ►  2018 (121)
    • ►  十一月 (9)
    • ►  九月 (1)
    • ►  八月 (16)
    • ►  七月 (1)
    • ►  六月 (23)
    • ►  五月 (42)
    • ►  四月 (25)
    • ►  一月 (4)
  • ►  2017 (505)
    • ►  十一月 (12)
    • ►  十月 (20)
    • ►  九月 (5)
    • ►  八月 (54)
    • ►  七月 (38)
    • ►  六月 (88)
    • ►  五月 (100)
    • ►  四月 (30)
    • ►  三月 (28)
    • ►  二月 (76)
    • ►  一月 (54)
  • ►  2016 (1943)
    • ►  十二月 (18)
    • ►  十一月 (16)
    • ►  十月 (1)
    • ►  九月 (12)
    • ►  八月 (33)
    • ►  七月 (121)
    • ►  六月 (49)
    • ►  五月 (44)
    • ►  四月 (93)
    • ►  三月 (351)
    • ►  二月 (583)
    • ►  一月 (622)
  • ►  2015 (907)
    • ►  十二月 (56)
    • ►  十一月 (28)
    • ►  十月 (27)
    • ►  九月 (54)
    • ►  八月 (26)
    • ►  七月 (43)
    • ►  六月 (36)
    • ►  五月 (150)
    • ►  四月 (187)
    • ►  三月 (192)
    • ►  二月 (74)
    • ►  一月 (34)
  • ►  2014 (680)
    • ►  十二月 (11)
    • ►  十一月 (20)
    • ►  十月 (14)
    • ►  九月 (43)
    • ►  八月 (45)
    • ►  七月 (68)
    • ►  六月 (78)
    • ►  五月 (62)
    • ►  四月 (48)
    • ►  三月 (59)
    • ►  二月 (78)
    • ►  一月 (154)
  • ►  2013 (475)
    • ►  十二月 (156)
    • ►  十一月 (175)
    • ►  十月 (103)
    • ►  九月 (41)

標籤

  • (我)不屬於這個世間
  • [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下]
  • 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
  • 【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】
  • 【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】
  • 【六祖大師法寶壇經】
  • 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】
  • 1991年講戒
  • 2003年新春開示
  • 2007年新春開示
  • 2014 年水陸大法會 慧律法師開示
  • 2015年9月12日蘇州參訪團
  • 2015年水陸大法會開示
  • 2015新加坡萬人弘法大會
  • 2016新春開示
  • 入佛正見
  • 八識規矩頌講話
  • 八關齋戒開示
  • 八關齋戒儀軌
  • 十牛圖頌
  • 三千佛洪名寶懺
  •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
  • 大乘起信論講義
  •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
  • 大般若海
  •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
  •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
  • 中陰身
  • 五戒儀軌
  • 什麼是佛法
  • 什麼是禪?
  • 公案故事
  •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
  • 六道輪迴
  • 心地法門
  • 心經
  • 心靈幸福講座
  • 心靈講座
  • 文殊讲堂公告
  • 文殊菩薩的故事 ─ 貧女乞齋
  • 台灣高雄文殊講堂慧律法師《茅蓬語錄》
  • 四十二章經
  • 四種清淨明誨
  • 正法眼藏
  • 正信的佛教
  • 正信的佛教與解脫
  • 永嘉禪宗集註
  • 永嘉證道歌註
  • 生從何來,死往何去。
  • 印光大師文鈔精華錄
  • 因果如鏡
  • 地藏本願經講記
  • 如何轉識成智
  • 宇宙本體論萬有
  • 宇宙萬有本體論
  • 安祥之道
  • 安樂妙寶
  • 有佛法就有辦法
  • 百法明門論表解
  • 佛子諦聽
  • 佛陀的格言
  • 佛教心理學
  • 佛教故事集
  • 佛教與人生、佛教與輪迴
  • 佛教與輪迴
  • 佛說八大人覺經
  • 佛說十善業道經
  •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
  •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
  • 佛學問答錄
  • 佛學與醫療
  • 佛遺教經
  • 初學者認識佛法
  • 求心安,得幸福。
  • 決定往生
  • 依止和尚佛學問答
  • 咒輪
  • 奉勸僧俗男女普持八關齋戒
  • 幸福人生
  • 念佛感應見聞記
  • 念佛鏡
  • 明心見性
  • 法海點滴
  • 知識份子如何認識佛教
  • 空的哲學思想
  •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
  • 阿含概說
  • 星雲禪話
  • 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
  • 皈依佛學問答
  • 皈依開示
  • 皈依儀式
  • 皈依儀軌解說
  • 祈願諸佛加持儀式
  • 修行筆記
  • 修淨土行
  • 馬祖道一禪師廣錄
  • 高僧傳
  • 參訪團隨緣開示
  • 唯識二十頌講話
  • 唯識三十頌講話
  • 唯識簡介
  • 基隆照善寺 隨緣開示
  • 密勒日巴尊者的道歌
  • 強烈的正念
  • 從心開始
  • 從佛教談心理建設
  • 教觀綱宗科釋
  • 晚課 蒙山施食儀
  • 淨土十疑論
  • 深信淨土,誓死不退。
  • 略論安樂淨土義
  • 第一義諦 (第三集)
  • 第一義諦 (第四集)
  • 第一義諦(六)
  • 第一義諦(第一集)
  • 第一義諦(第二集)
  • 透視人生
  • 勝菩提行
  • 普賢行願品親聞記
  • 智慧的重要
  • 智慧的語言
  • 智慧開蓮花朵朵開
  • 無常叫做正常
  • 華嚴大意
  • 虛雲老和尚開示
  • 虛雲老和尚雲居山方便開示
  • 虛雲和尚開示錄
  • 黃檗斷際禪師《宛陵錄》
  • 傳心法要
  • 圓頓心要
  • 想陰十境
  • 新加坡淨土梵音隨緣開示
  •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
  • 楞伽經大綱
  • 楞嚴咒 持誦共修
  • 楞嚴咒 教念
  • 楞嚴神咒功德利益
  • 楞嚴經 第 1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10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11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12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13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14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15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16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2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3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4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5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6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7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8 集
  • 楞嚴經 第 9 集
  • 楞嚴經重點提示
  • 業力的探討
  • 解行並重
  • 達磨大師見性論
  • 達磨四行觀、血脈論、悟性論、破相論、最上乘論
  • 維摩詰所說經
  • 說僧過惡,犯重大罪。
  •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
  • 慧律大和尚 清心語錄
  • 慧律大和尚開示
  • 慧律法雨
  • 慧律法師 2014 年新春開示
  • 慧律法師《佛教與人生》
  • 慧律法師2013年水陸大法會開示
  • 慧律法師2013年新春開示
  • 慧律法語、祈願正法重現
  • 慧律長老開示:
  • 摩訶般若與涅槃妙心 ( 第 一 集 )
  • 摩訶般若與涅槃妙心 ( 第 二 集)
  • 摩訶般若與涅槃妙心 ( 第 三 集)
  • 談初發心
  • 禪
  • 臨終切要
  • 臨終備覽
  • 講戒及問答
  • 邁向生命的圓滿
  • 勸修念佛法門
  • 勸發菩薩心文
  • 藥師本願經講記
  • 覺悟人生
  • 靈感觀世音

檢舉濫用情形

慧律長老佛學講座

弘法是出家人的天職,別無所求。 最主要師父的目的,就是《普願見聞者,能夠同沾菩提露》。 師父的心願就是《頓契本來心》,讓諸位《清淨無所住》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ayongs/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ayongsf/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jJ3rrV_iSa8sLWjvAjdXdw

facebook 法永師父粉絲專頁

facebook 法永師父粉絲專頁
facebook 法永師父粉絲專頁

facebook 慧律長老佛學講座

facebook 慧律長老佛學講座
facebook 慧律長老佛學講座

慧律長老佛學講座

ht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wsctsfu/法永師父

「涅槃」,不生不滅的清淨妙心,是我們整個佛教的中心思想。

不要忘記我們的根本教義在哪裡? 我們的根本教義是「涅槃」。 不生不滅的清淨心是我們整個佛教的中心思想。 離開了不生不滅的清淨妙心的「涅槃」思想,佛教沒有靈魂 。 作為佛弟子並不是說從早到晚,我們去行善、去拜山、去放生。 不了解每個人的清淨覺性,這個是佛門裡面邊緣,只是在相上, 在佛門裡面附帶的,靠放生、靠拜山、靠行善,就想了生死, 這個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。 沒有悟明心地完全跟佛教「涅槃」接不上軌。 因此開悟特別重要,悟明心地是佛弟子很重要的一個責任。 什麼叫【佛教】? 佛教就是覺悟的宗教,叫做【佛教】 布施金錢那個叫做行善,叫做慈善機構,這不能讓我們了生死。 我不是說行善不好,不是說拜山不好,不是說放生不好,不是這個意思。 我們要抓住【佛教】的根本精神,佛教的靈魂。 一定要悟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妙心,緣起性空,是整個佛教的正知正見。

Translate

熱門文章

  • 05【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】
    【   [祖言:汝是岭南人,又是獦獠,若为堪作佛。   ] [能曰:人虽有南北,佛性本无南北。   ]   】 [不经三十余日,]「不经」就是差不多。   差不多三十多天   。 [便至黄梅礼拜五祖。   ]这个「不经」也可以叫作   《   不到   》。 《...
  • 04【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】
    【   [   能一闻经云   :  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  ]   】 [   善知识   !   ][   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。   ] 来听听看我如何得到五祖的   《   传法衣钵   》   。 「   善知识   」   !   就是说:大众! 就...
  • 06【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】
    【[若不呈偈,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。 我呈偈意,求法即善,觅祖即恶,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。   ]】 [祖一日唤诸门人]把「门人」都叫过来。 [总来,][吾向汝说。   ][世人生死事大。   ]是件大事。   《生死六道轮回》这是大事。 [汝等终日只求福田...
  • 36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】
    【[黃蘗云。 造惡造善。 皆是著相。 著相造惡枉受輪迴。 ]】 [黃蘗云。 造惡造善。 皆是著相。 ] 「造惡」的人要趕緊停止,因為「造惡」會遭惡報。 「造善」的人也要《無所著》,因為這只是福。 那麼《惡」不能礙,「善」也不能縛。 否則「造善、造惡」都是著相...
  • 39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】
    【 [依法出生分第八]  [須菩提。 於意云何。 ] [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。 七寶以用布施。 ]  [是人所得福德。 寧為多不。 ] [須菩提。 於意云何。 ]  你的意思怎麼樣呢? [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。 七寶以用布施。 ][是人所得福德。 寧為多不。 ] 佛...
  • 聖人的心是寬恕眾生的
    佛陀有一弟子,要到遠方去講經(弘法), 佛陀告訴他:「那個地方都是不講道理的人, 你到了那兒,他們說不定會罵你, 若罵你時怎麼辦呢? 」 弟子說:「他若罵我,我就想說他還沒打我; 他打我時,我會想他還沒拿刀砍殺我; 若砍我時,我會想還沒有置我於死地; ...
  • 40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】
    【 [若復有人。 ][於此經中受持。 乃至四句偈等。 ][為他人說。 其福勝彼。 ]  】 在這個地方要注意的,就是「受持」這二個字 。 這段: 「 若復有人,於此經中受持 」 ,什麼叫做受持呢? 「 受持 」 就是你要 《 身口意清淨 》。 用什麼來受持呢? ...
  • 07【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】
    【   [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][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]   】 [五祖堂前]五祖起居室的前面,叫作   「   五祖堂前   」   。 五祖的起居室前面,[有步廊三间,]「步廊」就是走廊。 [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][及五祖血脉图] 「   拟请   」 ...
  • 03【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】
    【   [六祖大师法宝坛经][曹溪原本][悟法传衣第一] [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。   ][但用此心直了成佛。   ]   】 [时大师至宝林。   ][韶州韦刺史] 「   时   」   就是没有讲一个特定的时间,没有说某月某日,那时六祖大师来到   「   宝林...
  • 01【六祖大師法寶壇經】
    【   我們要有正確的觀念,在一念之間就能夠成就,觀念先弄清楚了, 才有辦法修行。   】 大家都知道《六祖法寶壇經》是見性的大法。 我們看看台灣,或者是中國大陸,或者是華人的世界,只要是大乘佛法的, 幾乎都在念佛、拜佛、打佛七。 我們要有《正確的觀念》,在...

總網頁瀏覽量

網頁

  • 首頁

搜尋此網誌

Follow by Email

簡單主題. 技術提供:Blogger.